相关数据包




以郎平为核心的中国女排,在1981年世界杯上勇夺冠军,拿到三大球项目的第一个世界冠军,曾经引起轰动。当时的中国女排,成为了民族英雄,收获无数的赞誉,而作为绝对核心的郎平,被球迷亲切地称为“铁榔头”,她奋起扣球的飒爽英姿,甚至被印在邮票之上,成为家喻户晓的大人物。
郎平的运动生涯,是中国女排走向辉煌过程的真实写照,1981年世界杯、1982年世锦赛、1984年奥运会、1985年世界杯,作为队员,郎平是队伍四连冠的主要队员,而1986年则以助理教练的身份卫冕世锦赛,全场参与五连冠。在那个年代,中国女排就是人民的精神图腾,而郎平更是女排精神的最佳代言人。
退役后,郎平本可以舒舒服服直接进入教体局出任要职,但她却没有选择安逸,而是在1987年选择离开北京去美国留学。
1989年,郎平被意大利摩迪那俱乐部聘用其当主教练。在意大利时,郎平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,膝关节伤势严重,骨膜出水,膝盖里都是积液,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。
一年后郎平在美国得到了工作签证,开始在美国、意大利、日本、土耳其等地辗转做排球教练,挣钱谋生过上了不错的日子,也当了妈妈生了女儿,生活进入了新的节点。但是在人生和事业正处于上升期时,郎平却毅然选择了回国。
在1990年本土世锦赛获得亚军后,中国女排开始一蹶不振,1992年奥运会跌至第七,1994年世锦赛仅排在第八,陷入五连冠后的历史谷底。
此时的中国女排,青黄不接群龙无首,郎平的恩师袁伟民想起了她,力邀这位昔日爱徒回国,只说了句:中国现在真的很需要你。
为了这句话,郎平就舍弃了丈夫和年幼的孩子,放弃一年几十万美金的收入,接受月薪300元人民币的条件,第一次成为中国女排的主教练。
“我做出了很大的牺牲,承担了风险,就算我不能成功,也希望能够铺平一些道路,为今后队伍的成功做一点事情。”郎平不是为了自己的功绩和名声,而是实实在在地为中国女排考虑。
1995年,郎平一出山,就把中国女排带到世界杯季军的位置。
在中国女排90年代中期的最低潮阶段,郎平带领队伍三次参加三大赛,两获亚军一获季军,在八连冠的巅峰古巴队的统治下,这几乎是其余队伍能取得的最好成绩。
2012年,中国女排在伦敦奥运会遭遇滑铁卢,只获得第五,2013年新任的排管中心领导再次找上了郎平,承诺对于新一代的中国女排,郎平拥有选人用人的绝对话语权,搭建复合型教练团队,甚至打造大国家队模式,乃至改变国内职业联赛规则等等。
此后的六年,中国女排五次打三大赛,从未下过领奖台,拿到三次冠军一次亚军一次季军的荣誉,没有郎平,很难想象中国女排会如此之快的复苏。
2015年,郎平率领中国队征战世界杯,赛前队长惠若琪就因心脏病无缘出战,循环赛第三轮又被美国3-0横扫,争夺直通奥运门票的形势堪忧。
但是有郎平在,她的运筹帷幄和积极动员,让姑娘们鼓起勇气,并把握住机会逆袭登顶,时隔12年拿到队史的世界杯第四冠。
夺冠后,郎平面对镜头流下了眼泪,“不断地打击一个接着一个来,袁指导告诉我,作为强者要面对各种困难。”是的,不管有多难,郎平还是迎难而上,没有被困难击倒也没有放弃,带领全队克服重重困难,登上冠军领奖台。
2016年里约奥运会,郎平时隔20年再度率队站上奥运赛场,遇到了比1996年执教时更大的挑战。
小组赛,中国队就输掉三场球,最终仅以小组第四的身份晋级,被迫在1/4决赛遭遇东道主巴西。面对残酷的淘汰赛阶段,中国女排迸发出惊人的能力,郎平调兵遣将的深厚功力更是令人叹服。
连胜巴西、荷兰和塞尔维亚,成功登顶夺下队史奥运第三金。夺冠后,郎平与队员们紧紧拥抱,在与赖亚文拥抱时,她再次流下了泪水。
彼时的郎平,已经功成名就,大可以功成身退,但她还是选择了继续留下来,担当一线教练工作,并表示如果继续干就只会带中国女排,这份坚持令人动容。
无论是当运动员还是后来执教,郎平所取得的成就都令人赞叹,爱国一直是她秉承的原则,她一直深爱着中国女排,为了队伍几乎付出了一切。
郎平的存在,就是女排顽强拼搏精神的真实写照,什么是女排精神,郎平的话语点出了重要内涵:明知不可为而为之,不畏强敌,不轻言放弃。
虽然早已经卸任主教练,但是朗平依然为推广排球运动不遗余力。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